中国三年大饥荒通常指的是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。这一时期也被称为“三年困难时期”,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,主要由自然灾害和政策因素共同导致。
公允的说,是有自然灾害的,但是如果及时救助很难发生大饥荒,而现实正相反,没有救助反而加大征粮。
大饥荒的几个原因
- 旱灾减产
- 迫于政治压力,夸大产量,增大纳粮数量
- 反瞒报,私藏运动
河南
粮食产量放高产“卫星”是河南最先搞起来的,人民公社是河南最先创造的,不讲科学地兴修水利,深翻、密植也起自河南。河南不断地出经验,《人民日报》经常介绍河南的经验。在当时人们的眼中,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“大跃进”的旗帜。
水利事业不是单个人能够完成的,需要集中更多的力量。而极权制度正好有这优势。
甘肃
四川
种种行为导致极大的影响正常的耕种,进而粮食减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