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类资产应该是唐朝先生为了方便分类自定义的分类,其在新旧准则下变化很大,书中说从四种变为三种,看起来是变简化了。我在看了变化前和变化后的财报并没有搞清逻辑,后来通过询问 AI 和仔细理解才搞明白。
简单一句话说明,其实不是由四种变三种,而是三种变十几种(指资产负债表科目),而这十几种属于三大类。
唐朝先生为了方便记忆称为摊子,笋子,粽子,以上十几种科目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这三大类。
- 笋子
- 自报表日起超过一年到期(或无固定期限)且预期持有会超过一年的部分,单独列为“其他非流动金融货产”
- 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利润表,处理规则与原准则下的“交易性金融资产”一样
- 摊子
- 其处理规则和原准则下的“持有至到期投资”完全一样
- 不影响利润表(分红和利息通过投资收益影响利润表)
- 粽子
- 对应的是原准则下的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”
- 不影响利润表,影响综合收益,在净利润之后。
这是我的理解,可能有误,欢迎指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