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的说,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。
最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资本市场暴跌,苹果在风暴中央市值也跟着暴跌。理由是:这些关税适用于苹果的大多数产品,包括 iPhone、iPad 和 Mac 等,导致苹果的供应链和利润受到严重冲击。
这个理由很符合逻辑,苹果会不会一蹶不振了?要看坏消息有没有动摇苹果的护城河。
- 无形资产:苹果的品牌价值全球第一(2023年Brand Finance估值约$3551亿),iOS/macOS生态系统的专利壁垒。
- 客户转换成本:iCloud、App Store、Apple Music 等服务深度绑定用户,迁移成本高。
- 网络效应:开发者与用户的双边网络(App Store超180万应用,28M开发者)。
- 成本优势:供应链管理(如台积电独家代工芯片)和规模效应(年出货2亿台iPhone)
这个坏消息动摇了「成本优势」这个护城河,其他都在,而苹果对此的应对措施是:苹果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,并新增2万个工作岗位。该投资包括在休斯顿建立新的服务器制造设施,以及在密歇根州设立供应商学院,旨在加强其在美国的制造和研发能力。
而真正会削弱企业的对抗竞争能力的有且只有护城河,影响盈利能力的只有对抗竞争的能力,影响市值长期来看有且只有盈利能力。如果没有影响企业的护城河我们甚至不需要假设,优秀的管理层会想到应对办法。
换言之,如果关税政策真的影响苹果的毛利率,用户会因为苹果的毛利率下降而不买苹果产品吗?
所以当我们判断这个问题时,只要看它有没有动摇护城河。而怎么识别护城河,无它,唯深入了解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