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我从 SOHU 财报扒的,是想知道一个没落的科技企业能带来什么启示。
年份 | 净收入 (千美元) | 毛利率 (%) | ROE (%) |
2007 | 34,931 | 65.7 | 15.9 |
2008 | 158,637 | 75.0 | 41.1 |
2009 | 147,833 | 76.05 | 21.80 |
2010 | 198,184 | 73.8% | 20.3% |
2011 | 162,741 | - | 16.1% |
2012 | 87,159 | - | 8.0% |
搜狐(SOHU)是中国互联网媒体、娱乐及在线游戏集团,成立于1998年2月,由张朝阳博士创立。
- 1995-1998年:张朝阳回国创立爱特信,后更名为搜狐,推出中国首个分类搜索引擎。
- 1999-2000年:推出新闻频道,开启门户时代;2000年纳斯达克上市,成为首批中国概念股。
- 2000-2010年:收购 ChinaRen 校友录、推出搜狗搜索、签约 2008 北京奥运会赞助商,奠定行业地位。
- 2010年至今:布局移动互联网,推出搜狐新闻客户端;2020年畅游私有化;近年聚焦降本增效,连续实现盈利
为什么分析这个时间段?因为 2008 年是 SOHU 高光时刻。2008 年的净利润是 2007 年的 4X,但到了 2012 年光速坠落。
本来觉得 ROE 会提前做出反应,但不是。净利润下跌的同时,ROE 跟着下跌,ROE 并没有做出提前量。不光 ROE 不能,财务指标好像都不能。
其实单凭一个财务指标(注意不是估值指标)是不能找出一个好企业的,如果能岂不是就能批量发现好企业了?而不用深入了解。
时间点:2008 年业绩暴涨是因为 sohu 成了北京 2008 奥运会的网络独家。
2008 年 SOHU 业绩暴涨,但我们现在知道那只是暂时的「非经常性收入」,不能建立长久的竞争优势,不能长久保持利润。可见 ROE 和净利润都是果,护城河才是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