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经济学基础(第8版)》读《经济学基础(第8版)》
🌔

读《经济学基础(第8版)》

这本书很好,可能是读书少,如果需要评价我愿意给满分。
带给我的震撼和《置身事内》类似。

第一章

经济学十大原理。
  1.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;
  1.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;
  1.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
  1.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;
  1.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;
  1.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;
  1.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
  1.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;
  1.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,物价上升;
  1.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

第二章

当你认为两个变量存在因果关系时。可能
  • 忽略的变量
  • 反向因果关系

第三章

违反直觉的是,即使一个人生产各种物品的效率全面低于另一个人,他们进行交易也会使两人都受益。
一切源于比较优势(机会成本)

第四章

当一种商品在完全竞争市场,供需关系决定价格。
投资其实找到那些不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公司,有定价权,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少。
有些行业(食品饮料)可以快速调整供需关系达到均衡价格,投资应该选择这种行业。

第五章

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
当研究市场上供给或需求的变动时,我们经常想研究的一个变量是总收益,即某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。在任何一个市场上,总收益都是 P × Q,即一种物品的价格乘以该物品的销售量。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总收益,如图5-2所示。需求曲线下面方框的高是 P,宽是 Q。这个方框的面积 PxQ 等于这个市场的总收益。在图5-2中,P=4美元,Q=100,总收益是4美元×100,即400美元。
总收益如何沿着需求曲线变动呢?答案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。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,如图5-3(a)所示,那么价格上升将引起总收益增加。在这里,价格从4美元上升到5美元,引起需求量从100 下降到90,因此,总收益从400美元增加到450美元。价格上升引起P×Q增加,是因为Q减少的比例小于P上升的比例。换言之,从以更高价格出售中获得的额外收益(图中用面积A代表)抵消了由于出售数量减少而引起的收益减少(用面积B代表)并且还有余。
如果需求富有弹性,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: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减少。例如,在图53(b)中,当价格从4美元上升到5美元时,需求量从100减少为70,因此,总收益从400美元减少为350美元。由于需求富有弹性,需求量減少得如此之多,以至于需求量的减少足以抵消价格的上升并且还有余。这就是说,价格上升引起P×Q减少,是因为Q减少的比例大于P上升的比例。在这种情况下,从以更高价格出售中得到的额外收益(面积A)小于由于出售数量減少所引起的收益减少(面积B)。

第六章

政策限制往往会扭曲市场。
  • 政策规定价格上限=制造稀缺
  • 政策规定价格下限=过剩
  • 税收负担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端(需求或供给)

第七章

  • 消费剩余和生产剩余
  • 计划经济最好的目标就是市场经济
市场有效是大多数时候,投资其实就是寻找市场失效的时候,寻找不完全竞争的企业。

第八章

对一种物品征税使这种物品的市场规模缩小,税收造成了无谓损失(消费意愿-生产成本<税收,使得这部分不能成交),具体可以看139页,因为语言精炼,写下来只能是无谓的重复。

第九章

出口,有利于生产者
进口,有利于消费者
关税是一种税,也会造成无谓损失,配额类似关税

第十章

当市场没有效率时,需要有型的手(政府政策)调节。
  • 负外部性,打击
  • 正外部性,激励
不是所有税都会造成无谓损失,矫正税就不会,因为没有扭曲激励

第十一章

按是否具有排他性,是否具有竞争性划分成四个象限,之前讨论的都在第一象限(排他、竞争)。
notion imagenotion image

公共物品

  • 不能限制他人使用
  • 不会因为你的使用而减少他人的供给

公共资源

  • 不能限制他人使用
  • 会导致他人供给减少

第十二章

经济学家眼中的成本和会计眼中的成本不同,经济学家的成本包括显现+隐形(举个例子,投资30万,如果放入银行,利率是 5%,则隐形成本就是 30 * 5% = 1.5)
平均成本=平均可变成本+平均固定成本,平均成本曲线一般是U型的,例如当人多了之后沟通成本会造成平均可变成本的上升。

第十三章

完全竞争市场

  • 有很多卖者和买者
  • 卖者提供的商品没有差异化
 
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中,许多传统制造业的企业总成本曲线通常被描绘为U型的。这意味着,随着产出数量的增加,企业的平均总成本(Average Total Cost,ATC)最初会下降,但在达到某个最低点后,又会因为边际成本递增的影响而开始上升。
然而,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,情况有所不同。互联网企业的成本结构与传统制造业存在显著差异,导致其平均总成本曲线不一定是经典的U型。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:
  1. 高固定成本,低边际成本:互联网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初始固定成本(如研发费用、服务器和平台搭建成本等,云计算降低了服务器成本,对初创公司有利,可以使用大公司的基础设施),但边际成本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。例如,增加一个用户使用某个在线服务的边际成本可能微乎其微。因此,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,平均总成本通常会下降。
  1. 规模经济效应明显:由于低边际成本,互联网企业常常能够通过扩大用户规模来分摊高额的固定成本,导致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很长时间内呈下降趋势。某些情况下,这种趋势甚至不会出现明显的拐点。
  1. 网络效应:对于许多互联网企业,网络效应(即用户数量越多,服务对每个用户的价值越大)会进一步增强其成本优势。这可能会使企业的平均总成本随着规模扩大而持续下降,而不是像传统企业一样在某个点之后开始上升。
因此,互联网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曲线通常不是经典的U型,而可能呈现出长期的下降趋势。这种现象使得互联网企业通常具有强烈的“赢者通吃”特征,因为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,增加竞争优势。
 
市场的调节导致最终企业都是零利润,可为什么零利润企业不退出呢?这里的利润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,包含机会成本。

第十四章

垄断企业相当于私人收税者,会产生无谓损失。
垄断企业其实减少了物品供应数量。

第十五章

GDP=消费+投资+政府购买+净出口
这里投资不同于日常所说的投资,而是生产物品的物品,存货也是投资,意味着生产出来没卖出去的物品也计入 GDP。

真实GDP vs 名义GDP

  • 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03-01-2023达4.5%,相较于12-01-2022的2.9%有所增长。
  •  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2%
GDP 很重要但不是全部。

第十六章

CPI

消费价格指数
2023年,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了0.2%,远低于3%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。这一低通胀率主要受到食品和能源价格下降的影响。其中,猪肉价格全年平均下降13.6%,对CPI产生了显著的下拉作用。核心CPI(剔除食品和能源的价格)同比上涨0.7%,显示其他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对稳定
核心 CPI:除食品和能源,二者短期变化较大。
通常认为 PPI 的变动对 CPI 的变动预测是有用的。

第十七章

生活水平=生产率

生产率

  • 物质资本
  • 人力资本
  • 自然资源
  • 知识技术
 
人类创造力的提升抵消了人口增长的影响。

第十八章

金融市场

  • 债劵市场
  • 股票市场

金融中介机构

  • 银行
  • 共同基金

恒等式

储蓄=投资,金融体系把存款变成债劵,股票,储蓄,再利用贷款变成投资。
 
金融市场也是市场,也受供需关系影响。

第十九章

知道终值,计算复利:F / (1 + r)^ N
 
通常用标准差来衡量风险(波动)
1 只股票 49%
1 → 10 下降 50%
10 → 20 下降 10%
20 → 不明显

第二十章

造成失业的原因

这些原因改变了供求曲线,导致工资在均衡工资之上,造成一部分人失业
  • 失业保险
  • 最低工资
  • 工会
  • 效率工资(企业主动维持高工资)